2011年12月30日上午,由北京文化发展基金会、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古玩商会、北京市风筝协会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风筝精品展在北京音像大厦的北京东方紫荆茶城社区美术馆隆重开幕。北京文化发展基金会会长薛宝书、秘书长孟海东出席开幕式,各位来宾纷纷献词。展览截至2012年1月3日。
在展览现场,北京文化发展基金会秘书长孟海东讲述了风筝的起源与发展:从墨翟起源的木鸢,鲁班用竹子的改良,到曹雪芹以风筝著书对慈善事业的帮助,可以说风筝包含了艺术、文化、体育竞技等综合元素。风筝起源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史籍中其记载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韩非子 外储说左》中曾记载,“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墨子名翟,春秋时期的哲学家、思想家)。另据《鸿书》记载鲁班也制作风筝,据《墨子.鲁问》篇记载公输班:“公输班削竹木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在《中国大百科全书?航空航天卷》中记“公输班研制能飞的木鸟,为人类航空模型之始”。美国华盛顿宇航博物馆大厅里挂着一只中国风筝,在它边上写着“人类最早的飞行器是中国的风筝和火箭”。
此次展出的百余种风筝乃是中国风筝协会、北京市风筝协会专业研究设计人员制作,展出的精品风筝有数百种,有老北京传统沙燕,串式龙头蜈蚣,还有各式花虫鸟兽等,精致又不失大气,表现着我国传统手工艺文化之美。风筝精品展旨在弘扬中国传统民间手工艺文化,促进艺术走进社区的进程,提高社区文化的艺术性,通过举办与风筝的相关活动,增加社区群众的参与和交流,加强构建和谐家园。
放风筝本身就是传统的民间活动,但随着现代化的迅猛发展,人们越来越缺乏对于传统文化的欣赏与实践,此次展览是北京文化发展基金会举办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走进马连道社区美术馆系列活动之一,它不仅能让百姓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和民间手工艺的文化艺术魅力,同时提倡人们到室外放风筝,培养生活乐趣,还有助于疏泄内热、改善血液循环、消除眼睛疲劳,让青少年从小领会强身健体、运动养生的重要性,放飞构建和谐家庭、服务祖国之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