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邮箱
品牌项目
Brand project
青年电影成长计划
北京青年影展
艺术文化
传统文化进使馆
社区文化
文化创意
我会主办的《“对话 Ⅰ”——中德艺术家联展》在德开幕
发布时间:2017-06-27

    为庆祝中德建交35周年,由我会主办、德国科布伦茨艺术博物馆协办的《“对话 I”——中德艺术家联展》于3月18日在德隆重开幕。来自中国驻法兰克福总领馆、德国莱法州教育、文化及青少年部、德国科布伦茨市政府、德国德中文化、艺术与技术交流协会及德各有关媒体代表出席了开幕式。中国驻法兰克福总领馆林连蔚副领事代表我会在开幕式上发表了祝贺词。


 



    《“对话 I”——中德艺术家联展》展出了来自中国和德国各6位艺术家的作品,以艺术对话的形式来解读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与包容。展览的举办地是素有“德国之角”之称的科布伦茨市,在这里举办中德艺术家联展可谓匠心独具,因为以古堡、古桥众多而成为艺术文化之都的科布伦茨市,也是德国父亲、母亲河——摩泽尔河与莱茵河的交汇之处,因此择此地举办《“对话 I” ——中德艺术家联展》暗合了本届展览的主题寓意:对话·理解·和谐。

    此次展出的中德12位艺术家的作品都是以其各自经历与文化背景创作而成。中国艺术家的作品中有以黑色墨点和墨块创作的抽象画,有巴洛克式的女体青铜雕塑,以及把传统的中国画与现代人的意识相融合的山水画等风格迥异的作品;德国艺术家的代表作是以“911事件”为主题的系列作品“巨塔的尘埃”。通过高楼的倒塌使黑暗和严酷渲染了整个画面。作品使用了大理石灰和木屑等材料,试用多处隆起和沟壑的画面将无法想象的世界变得清晰可见。

    计划于2008年在北京举办《“对话 Ⅱ”——中德艺术家联展》。展览内容将以北京举办的奥运为主题,来自中德各6位艺术家将用不同的视角与风格对体育题材进行艺术诠释,请耐心等候。




     艺术对话是人类心灵的交流,也是国与国之间情感沟通的重要途径。她能增强互信,缩短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距离。不同文化背景之下的艺术对话既可以增强中国对世界的了解,参与世界文化艺术的发展进程,也可以让世界正确地认识中国,传播中国的文化艺术、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因此艺术交流有着重要且深远的意义。

    基于在艺术交流中寻求理解这一宗旨,北京文化发展基金会自1996年成立以来,组织开展了多项极具影响力的中外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得到了海内外的广泛关注和好评。为庆祝中德建交35周年,加强中德文化艺术交流,我会在莱茵河与莫泽尔河交界的、素有“德国之角”美誉的科布伦茨市主办“对话I”—— 中德艺术家联展,目的是为两国艺术界尽情展现各自拥有生动多样的艺术形式和丰富不同的文化内涵搭建一个平等交流的平台。由于是初次对话,两国艺术家将会暂时搁置对文化差异的诉求,积极追寻相互理解和彼此包容,进而达到和谐的崇高境界。这也正是本次展览的主题:对话?理解?和谐。

    展览由6名中国艺术家和6名德国艺术家的作品组成。“6”在中文语境里有顺利、通达之意。祝“对话I”—— 中德艺术家联展取得圆满成功!祝中德两国人民世代友好、共铸和谐!


 ※※※※※※※※※※※※※※※※※※※※※※※※※※※

德国著名艺术评论家Andrea Neidhoefer女士对参展作品的点评

为对话做准备

 Andrea Neidhoefer


 

    “对话”是本次展览的标题和目的,展品分别来自6位中国和6位德国的艺术家。

    对话(古希腊语:意为交谈的意思)是指两人或多人口头或书面谈话和相互交谈。其反义词是独白,一个或几个人自言自语。一个来自希腊语的词根DIA(通过,去的意思)和LOGOS(词,意思和意义的意思)DIA+LOGOS=意思的流动或交流。

    因此对话应以思想的交流和想法交换为目的。那么这样一个由来自不同国家的各6位艺术家的作品组成的展览能否做到统一体现其各自的民族性,并能使对方相互理解和学习吗?艺术本身能够完成上述的使命吗?我的回答是“是”。艺术,特别是当代的艺术,就是对话并生存于对话之中。

    真正的对话首先要求有倾听的准备,要倾听别人所说,倾听和解读别人的观点。这就是我们准备对话必须要做的。

    艺术要求我们做好准备去观摩。每一件艺术品都是一次挑战,要求我们允许新的、陌生的、未知的东西存在,克服接触恐惧,接受不习惯的东西。艺术作品给我们带来一个另外的世界,在那里,理想的方式是艺术家的想象能和我们自己的想象交汇和交融。

    展出的12位艺术家的作品让我们驻足欣赏。首先这些作品是12位艺术家以其自身文化的和个人的经历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创作的。他们让我们从这些共同点之中找出不同点来,从不同点之中找出相同点来。或许别人的眼中感知自己的新知新意。

    仇德树的巨幅作品把我们带入一个通透的山野景观世界。在参观者看来表面上有失重的感觉。艺术家从中国国画传统中发展了自己的技巧。他的画作是裱在中国的宣纸上的,画面形成的缝隙和它们层层叠叠的形式以及无规则的锯齿型边框及用卷轴悬挂,都让我们联想起经典的中国山水画。半透明宣纸的分层交替使用可以通过缝隙看到彩色或灰暗底色,表现了景色高低和平坦的压迫感和山水画的古老的美趣。作品把参观者带入了静思之世界。

    张浩也把中国的传统画加进了自己的新的和当代的内容。他在纸上用墨涂上宽大深黑的线条、墨点和墨块来创作出抽象画面,在二维模子的画面上通过线条的不同表现出了不同的背景。

    沈沁的作品则是通过墨汁在纸上流动来表现灰色层次的。其快速熟练的线条使儿童头像显得表情丰富,这些都是通过用笔力度的强弱和笔墨的粗细表现出来的。

    何灿波的作品笔墨带有棱角,就像蜂巢一样依次排列,一个鲜活的形象用流畅的边线表现出来。艺术家就用这种鲜明的蜂巢式线条表现人物形象(头像和上半身像)的轮廓。他的画是作为一个系列连接起来的,其中画中人物总是靠在一起,同时两个蜂巢之间的边线又总是被强调成唯一的灰色背景。

    艺术家扈海风展出了他的两组作品。其巴洛克式女体青铜雕塑通过强有力的四肢和面部表现了古典的女性美;他的油画则带有经典中国画的元素,但在亚麻画布上混合着西方式的绘画技巧。女体是作品的主题,用典型的中国式的风景作陪衬(假山和花草,有一幅画是仙鹤,在中国寓意长寿和睿智)。这些元素是通过透明色彩的使用表现出来的,他的用墨使人联想起水墨画,偏离了色彩强烈的背景。作品的形式疑似立体主义,用棱角来打破平面。体积和装饰性排列是画面上非常重要的元素,作品的张力得以彰显。

    李磊的作品则是用丙稀创作的抽象画,艺术家在数不清的层面上挥毫涂抹。他的画体现出丰富的表面层次和色彩光线的变化。李磊的每件作品都通过画中沉思的行为散发出具体感觉或复杂的情感。对他来说作品不仅是有目标的,还有不同的道路通向那里。



    Eva Maria Enders也是这样,通往作品杀青的道路本身就是认知的过程。通过涂抹、绘画、刮等手段并利用画布纺织结构建立起画作的多层次结构。从其经常用放射性的颜色创作不难看出,她渴望迅速完成作品。她的画表现出不同厚度的层次和色彩,有时她也使用书法式的优雅图象做画,不论怎样,这位女艺术家最终总能找到宁静与活力、整齐与混乱之间的平衡。

    Christiane Schauder也在画面上表现出不同的结构。艺术家擅长于用腊与丙稀混合创作,使作品显现出柔和的大理石色彩。她能用透明的相互融合的颜料,也会用水墨画的颜料做画。其作品是用同样大小的画布并排排列起来,它们具有非常清晰的关联而形成单色的和其他多色画布的结合与对比。

    给人以非同寻常印象的是表现911事件的画作系列“巨塔的尘埃”,其作者是艺术家Aloys Rump,画面通过高楼的倒塌使黑暗和严酷得以渲染。作品使用了大理石灰和木屑,其表面结构很生动,画面有许多隆起和沟壑。艺术家由于喜爱文学和抒情诗而被称之为 “文学画家”。 他也总是着尝试在作品中将无法想象的世界变得清晰可见,并以此与中国的文学画家沟通联系,达成“心有灵犀”。 

    Rolf A. Kluenter的作品表现的主题是他本人文化经历的“忘却与记忆”。艺术家自称是在亚洲生活四分之一世纪多的世界漫游者,总是追寻着古老的符号、骑士并梦想着拥有全人类。Rolf A. Kluenter为此有着一套从2000年起制订的方案,命名为“案卷I”。实现他艺术观念的物质载体是手工制作的尼泊尔纸,它是为艺术家创作而特制的。作品通过对人类文明的进化和历史的考证,形象地表现过去、存在与未来。黑色的选择展示了艺术家有意对这些联系的还原归位。

    Werner Mueller也在一些材料的使用上体现了类似的还原。他的创作物质是胶合板条,单色调使作品表面更具质感。这些平的木条由于自身的交叉和重叠而产生出丰富的表象。但材料的廉价不免让人产生潦草和狐疑的感受,或许这是艺术家故意以“草稿”的面目来反映物体的失常与无用。

    Anja Bogott是用最古老的材料陶土来创作的,是一种人们本来用于制做生活用品的原料的粗糙的或光滑的、圆的或方的作品具有多种多样的艺术表现力。她在作品里最大限度地表现了相互理解是社会制度与人们和平共处的基础。她为本次展览所创做的作品“圆桌”,就是基于对话的理念来完成的。“圆桌”象征着对话各方会见的地点,而参观者可作为中立的观察员坐在圆桌边甚至加入,这样“对话”就顺理成章地产生了。




     中国千龙网、中国艺术新闻网、雅昌艺术网、中国书画在线及德国西南电视台、德国之声广播电台、德国《莱茵报》等媒体均对《“对话Ⅰ”——中德艺术家联展》进行了报道。上图为德《莱茵报》的展览报道